大棚蔬菜病虫发生主要是有适宜的温、湿度,与菌源虫源、品种抗性及栽培措施息息相关。通过对大棚蔬菜的光、温、水、气的调控,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生态条件,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,保障农业生产安全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。
1.温度调控。棚室温度低是茄果类和瓜类灰霉病、霜霉病等发生的主要原因。大棚保湿的原则是保住最低温度,限制最高温度,延长最适温度。实践中,采用高畦双膜覆盖,棚室每3米留一通风窗,晴天早揭草帘,下午及时盖帘。温度超过30℃及时放风。冬春季平均气温低于15℃时,关闭通风口以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。
2.分水调控。大棚湿度过大也是引发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。由于薄膜有很好的保湿性,在密闭的情况下,室内空气湿度经常保持在饱和状态,在严冬季节更是如此。通过放风排温来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,尽量使室内空气湿度控制在85%以下。
3.光照调控。棚膜老化、透光性差、有水滴灰尘都影响光照。光照不足不但温度难以保证,而且直接影响蔬菜光合作用,影响蔬菜长势和抗病性。在温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尽可能延长光照时间;增加光照强度,充分利用好直射光的同时,还要注意散射光的利用。建棚时,要求棚室向西偏10度左右。
4.气体调控。温室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过低或过高,影响蔬菜光合作用、长势、抗病性。通过换气来保持室内0.03%的正常二氧化碳浓度,满足蔬菜生长需要。对部分管理水平较高的棚室,要求增施有机肥,二氧化碳气肥,但二氧化碳浓度不要超过0.15%。另外在施肥后塑料大棚内会积聚氨气,也应通过换气来排出有害气体。